剃头,修面,掏耳朵—渐行渐远的老行当:剃头担

流金岁月 | 老行当 / 作者:好好洗脚 / 时间:2015-04-11 /4249℃

随着“剃头喽—————”的声音悠悠传出,村头、巷尾的大人小孩便循声而出。

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一头冷。一头是木柜子,抽屉里放满了剪刀、梳子、剃刀等理发工具,冷的;另一头便是洗脸架子,栏上挂条毛巾,上面一个小洗脸盘,下面放着一个木炭小炉子,一生火,热乎乎的。剃头匠将剃头担子往街头一放,从木柜子里掏出个折叠椅往地上一摆,一个临时剃头场所就这样诞生了。

以前,除了大小的理发店外,还有更多游街穿巷的剃头担子,一边是个铜脸盆架,下面有木炭火。另一边是个凳子,凳子的侧面有三个抽屉,第一层放钱,第二层放工具,第三层放木炭,在人多的集市都可以看见他们走街穿巷的身影。

旧时三教九流中,剃头被列为下九流,这实在有失偏颇。剃头匠的手艺大多数是祖传的,不但推、刮、剪、洗的手艺精湛,且对修眉、掏耳、修脚等更有一手。

清朝一统江山后,明代人的束发戴冠被要求改为剃头、梳辫子,剃头担由此而生。清代的剃头匠有三种技能,剃头、梳辫、捶背,“剃”排在首位,而剃的重点在刀刮这一工序上,工具以剃头刀为主。后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挂在国人脑后的那根长长的辫子被剪掉了,剃头业又发生了极大变化。在城镇,剃头担纷纷转变成剃头铺,铺子里有专用的靠背椅子,对面的墙壁上挂起一面方形大镜子。夏天,剃头铺的天花板上还挂了几排木框架,中间夹着一排类似今天电扇的扇叶,有的用木片,有的用又粗又厚的土布制成,然后拴上麻绳,由小徒弟来回拉动绳子达到扇风纳凉的效果,人们叫它“土风扇”。据说这种“土风扇”最早出现在徽商家中,上面还写着“清风徐来”四字,后来慢慢传出,变成了剃头铺子的专利。

剃头匠仍挑着担子串街走巷,一头是烧热水的炉子和小锅,另一头安置铜盆、毛巾、用来磨刀的长方形帆布、肥皂、碱块和刀剪梳子、凳子之类,所以有句俗语叫“剃头担子一头热”。剃头匠在走街串巷时还会使用一种名叫“唤头”的专用器具,由两片铁叉组成,上尖下合,约一尺二寸长,另有一根五寸长的大钉子,从两片铁叉的缝隙中间向上挑,发出“嗡嗡”的响声,传得极远。这大概是大江南北剃头担独有的叫卖声。

剃头师傅几十年的修炼,手劲很大,但刮鬚修面其刀功之细腻,犹如苏绣之女工,给人以舒舒服服的享受。剃头匠大有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的气概!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剃头担绝少有了,剃头匠走乡串村,用包袱把剃头工具包好,往腋下一夹。走到村里去为人剃头,往往定好一户人家提供洗头用的热水以及盆子,而这户人家的剃头费用就可以减免。

“人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傀儡。”丰子恺先生曾在随笔《野外理发处》中这样描写剃头。他还留下了《野外理发处》和《挖耳朵》两幅漫画,虽然只有寥寥数笔,却充分表现了剃头匠的内在精神。

给老年人剃头要刮胡子、挖耳朵,给小孩剃满月头还要讲一套一套的‘好话’(即讨彩头)。可惜现在的新潮理发师这些都不会,这种民间手艺正在民间慢慢消逝,以后可能只有在老人们的记忆中才能回味这些难忘的生活片断了。


→ 名字网微信公众号:【roudingdiy】 ←
本站提供信息存贮空间服务,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提供简单说明,将于7日内处理。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发表,可联系本站购买商业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