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未必是4月5日 1912到2099年一览

流金岁月 | 老习俗 / 作者: / 时间:2018-05-20 /476℃

清明节是中国文化中四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后来演变成民俗节日。怎么有时清明节是在阳历4月5日,有时又在4月4日,也有时是在4月6日过清明节,这是怎么定的呢?

清明节气决定清明节

实际上,清明节在哪一天是由「清明」节气决定的,「清明」有可能落在每年4月4日或5日或6日其中的一天。这是天与地应合的结果,而不是由人决定变动的结果。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一个节气大约跨越15天,从一个节气进入下一个节气的时间点,即交节气点,是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回归年日数与天体运行来决定的。从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察来看是非常科学的,这就是天与地应合的结果,而且观察的天体运行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

天地运行与节气应合

具体来说,当从地球上观察太阳到达黄经15°时就是清明节气的开始。传统中国《历书》则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所谓的「斗」在中国的天文学中是指「北斗星」,对应于西方天文学中的「大熊星座」。当从地球上观察天体的运行,「斗」柄的方位指向「乙」方位时就是进入清明节气了。西汉的着作《淮南子.天文训》说:「指乙,则清明风至」。

北斗星由七颗星构成一个「斗」或称「勺」,这北斗七星的星名顺序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瑶光。北斗七星之名最早见于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后三颗称「标」或「斗杓」。战国时代古籍《鹖冠子》〈环流篇〉记载:「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

中国天文学计时日法超优异

中国古代正式的方位记法是采用详细的廿四方位。使用八干、四维、十二支做为方位代号,由正东偏北15度开始,顺时针廿四方位序如下: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戍乾亥壬子癸丑艮寅。斗杓指向这天上的廿四方位刚好对应廿四节气。每个方位的跨度15度,刚好涵盖一个节气,每年中没有需要去计算时分秒的差异问题,可见中国古代星象天文学的优异。斗杓东指是在卯位,时节气在「春分」,这时太阳运行到黄经零度。斗指到下一个方位「乙」时,就是清明节气到临。

阳历年和回归年的差异

那么,为何现代过清明的时日不一定是同一天呢?虽然人们习惯说「一年有365天」,这是「阳历年」的计日法,但是地球绕行太阳一圈的「回归年」,也就是太阳在黄经上运行一圈,并不是刚刚好365天的整数,而是近于365.2422天,每年多出了0.2422天,也就是约多出5小时又49分,所以,同一节气交节的日时,每年会往后推移约5小时又49分。

一年年积累下来,约四、五年就可能形成晚一日交节的差异。经由阳历年每四年一「闰」的调整,即每过三个「平年」就过一「闰年」(加上「2月29日」),「闰年」之后的节气交节时间就比前一年提早了约18小时又11分(24小时减5小时49分),那么这样一来,节日就可能提前一天了。

但是「清明节」日期的变动好像又不是那么单纯的每隔四、五年一变,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回归年和阳历年的长度差异造成的。简单的说,每四个阳历年一闰总和的天数(3×365+366=1461)又比四个回归年(365.2422×4= 1460.9688)多出了45分钟,所以清明的时刻除了以四年为週期的闰年变动之外,还含有逐渐提前的变动。而四年一闰所产生的时数差距,又以西元年的年份是100的倍数但不是400的倍数者不置闰年加以调整。


,

→ 名字网微信公众号:【roudingdiy】 ←
本站提供信息存贮空间服务,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提供简单说明,将于7日内处理。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发表,可联系本站购买商业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