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面塑艺术的起源与历史

民间艺术 | 面艺 / 作者:女儿国 / 时间:2011-03-29 /11550℃

捏面人,就是面塑艺术,也叫“捏粉”、“江米人”。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民间工艺,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面塑的起源和发展

  说起面塑的起源,其实很平常。我国古代很多地方在民间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 , 这些面食一般 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慢慢的也就出现专门的捏面人 的师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

  面塑起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 653 年)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到了宋 代,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 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

  明清时期,艺术面塑已经成为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面塑艺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清代咸丰三年( 1854 年),山东菏泽穆李庄做泥塑的王清源、郭 湘云等人采用染色的糯米粉捏面人(当地俗称“江米人”)销售,很受欢迎。光绪年间,天津出了一位“面人张”。他早年抄录戏曲,擅长校勘,人称“百本张”, 捏面人的艺术精湛,可惜其技艺在晚年失传。

  我们所熟悉的近现代面塑名家,以“面人汤”汤子博( 18811971 )、“面人曹” 曹仪策 、“面人郎”郎绍安( 1910 )最著名。汤子博的面人生动传神,曹仪策的面人精细素雅,郎绍安的面人色彩浓重。故宫博物馆现在藏有清朝末代皇帝敷仪玩过的一些人物面塑,就是出自著名的 面塑艺人汤子博三兄弟之手,至今仍然色彩鲜艳,技艺相当成熟。此外还有“粉人潘” 潘树华 以及其女婿“面人赵”赵阔明等人。

  捏面塑用的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并需要加适量的蜂蜜、甘油等,这样不容易腐裂。然后经过揉匀、调色,制成各种彩色的面。面有粘性 , 在捏面之前 要用黄蜡润手。有时还要采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的胡须、头发、冠顶之类,增加面人的生动性。所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主要是拨子、梳 子、篦子和剪刀。拨子有竹质的、角质的、也有树脂的,可以自己制作。

  面塑的形象多是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福禄寿、八仙、嫦娥、哪吒、唐僧 师徒、杨家将、水浒英雄、十二钗、白毛女、葫芦娃、蜡笔小新、奥特曼等。当然时髦因素也会影响面塑的创作,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造型就 被面塑艺人们捏制出来,且销路甚好。

  由于面团的可塑性强,在捏塑过程中很容易把握面塑的造型,面塑艺人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先把面人的头部或身体做出来,再加手,配以相关的道具。顷刻之间,就把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形象完成了!妙肖传神、活灵活现,令人赞叹不已!

  二、面塑艺术的价值意义

  面塑艺术的价值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 民俗价值。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流行在我国黄河内外、大江上下的很多地方,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 塑的品种丰富。“礼从宜、事从俗”,民俗活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面塑的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的吉祥含义。比如春节的时候,做成“莲花”和“鱼形”的面塑, 表示“连年有余”;婚礼上送龙凤、鸳鸯、石榴形状的“喜饽饽”,祝愿新人生活美满、多子多福。孩子满月,外婆家送给孩子十二生肖的面圈,或者“麒麟送 子”,祈求“圆满”。陕西一带的农村很注重面塑,在拜年、贺喜、祝寿、探亲、祭祀的时候往往带着些“喜庆花糕”(也称“花馍”),这些造型不同的花糕与不 同的民俗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

  恩 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没错!面塑其实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是原汁原味的乡土艺 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家乡长期的民俗行为和精神的熏陶中形成的民俗心理总容易被地方特征明显的艺术形式唤起心中的乡土情感。

  (二)、审美价值。面塑艺术的特点是造型完整饱满,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

  面塑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突出文官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武官虎背熊腰、昂首挺胸、老人老态龙钟、脊背弯曲;女性削肩细腰、亭亭玉立;儿童虎头虎 脑、憨态可掬。在一组面塑中,则注重场景气氛的营造,每个人物的神情姿态个性分明,但却紧密围绕着情节,烘托主题。对动物的塑造则突出起温顺可亲、喜庆祥 和的一面,而不是夸大其凶猛的生物特征。

  面塑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民俗文化心理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诚如日本著名民艺学者柳宗悦( 1889 1961 )说的那样: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难道不应 该感激这些能够抚慰人类心灵的艺术美吗?谁也不能不承认,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与民众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 活。

  (三)、 教育价值。面塑绝不仅是个玩赏品,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教育功能。如同西方人说哥特式教堂里的玻璃彩画是无字的圣经一样,面塑艺术也以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 动人的故事。人们可以通过面塑的孙悟空、猪八戒、白娘子、穆桂英、水浒英雄等形象给孩子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从而在潜移默化之间启迪孩子的智慧。同时,对 于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民间艺术总会带来莫大的惊喜。

  (四)、 经济价值。面塑一直是一种谋生的行当,但它又属于传统的手工艺,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其价值有独特的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面塑这种“小玩意儿” 更能显示其文化魅力。传统的面塑艺人是“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的街头艺人,很少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面塑就是在这样的普通群众手中开出美 丽的花朵。那应该是一种虔诚信仰和喜庆心情的结晶!因此,面塑艺术品总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三、面塑的传承

  面塑的传承与很多其他民间艺术一样,一般采取口传身授传承,祖辈相传,师徒相传,而没有专门的学校机构去传播。传统的面塑艺人是“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 的街头艺人,很少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不可思议的是,面塑就是在这样的普通群众手中开出美丽的花朵。那应该是一种虔诚信仰和喜庆心情的结晶!如今的面塑艺 人,我们称之为民间艺术家,他们的境况是怎样的呢?

  现在正式从事面塑行业的艺人并不多。每逢过年节庆,捏面人的生意最好。今年春节期间,笔者在扬州瘦西湖、天津古文化街以及杭州河坊街上先后遇到了几位面塑艺人,进一步走近了面塑艺术。

  来自山东面塑艺术之乡的 温兆国 ,现在是天津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古文化街民族民间展示队队员。其家庭从事面塑艺术制作已经三代,他不仅继承了祖传的技 艺,还大胆创新,把现代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融合到面塑艺术中去,拓展了面塑的表现形式,自己的技艺不断升华。捏制一件面塑作品准确迅速、色彩鲜艳、简 洁明快、质朴敦厚,令人爱不释手。他在古文化街摆摊边做边卖,摊子前面总是挤满了观众,争相购买。每个面塑根据大小卖五到十元钱,一天下来收入不菲。

杭 州河坊街上的“面人徐” 徐士军 是山东齐河人,今年四十三岁,继承祖传的面塑技艺。 1998 年来到杭州,最初在西湖边上摆摊, 2001 年,得知河坊街被开发 为仿古街,他就去租了个摊位,每天的摊位费近百元。他说他们一家都做面塑,收入还不错。面人徐的作品造型生动精细,色彩浓艳。不管是那红面长髯、英武忠义 的绿袍关公,生性机灵、潇洒率真的美猴王,还是各种生肖动物,无不活灵活现。他还为真人现场捏相,这个工艺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收费也较高。为了达到“传 神写照”,他平时也看一些美术、解剖学的书籍。

  扬 州面塑艺人 何传俊 ,是扬派面塑的代表人物。他祖籍兴化,祖上从事捏面人的行业已经八代。他从小就继承祖传的手艺,跟着戏班闯荡南北,塑造很多戏曲人物。上 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定居扬州,后来在扬州瘦西湖公园里的绿荫亭摆摊捏面人。他捏塑的人物、飞禽、走兽,姿态各异 , 神情毕肖,栩栩如生。由于技艺功底深厚,佳 作叠出,何传俊曾先后赴上海、深圳两地传艺,并两度应邀去日本进行技艺表演,赢得国内外观众对他“技术精益求精,手艺巧夺天工”的赞誉。如今何师傅已经退 休了,他的手艺被女儿 何燕兰 所继承。何燕兰在瘦西湖捏面人已经有五年了,制作的题材除了传统的戏曲人物和生肖动物外,还有颇具当地特色的扬州八怪形象,作 品于简约中见泼辣、饱满中见夸张。

  无 庸置疑,面塑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对传统的依赖性强,传承的面太窄,定位始终是民间手艺,不被学校教育所重视。尽管偶尔有个别面塑艺人被请进艺术学院的课堂教 过学生做面塑,也只是短暂的,更没有听说有哪位高等艺术学院的学生去从事面塑行业的。面塑艺术世代相传发展到现在,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或者教育家;经营的 方式从挑着挑子走南闯北逐渐变成了在城市的步行街上摆个固定摊位,琳琅满目的面人成为旅游纪念品,满足着游人猎奇的目光。

  在 这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都市文明强大的诱惑力使地方民俗文化日益崩溃。面塑等民间艺术承载着深刻的民俗精神,他们就是华夏民族的文化遗产啊!传统社会中 因为“重道轻器”思想的原因已经造成很多技艺的丢失,如今在 21 世纪,在这个充满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的时代,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面人?

面塑艺术依托民俗而生,却要顺应时代而变,变则活。沿着“建立机制、组织协会、扩大宣传、普及教育、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打造品牌”的发展道路,面塑艺术将走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流传着很多民间工艺。据百科知识词典解释,“民间工艺”是指农村、牧区、渔场、城镇劳动者所创造的工艺美术品,与宫廷工艺相对而言,特征为: 1 、材料简单、便宜,常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2 、加工朴素、单纯、简练,体现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审美素质。 3 、作者广泛,技艺代代相传,保留了较多的民族传统。 4 、民族风俗和地方特色浓厚。民间工艺的种类很多,如:皮影剪纸、蜡染、泥塑等,其中,面塑作为民间工艺的一枝奇葩千百年来一直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面塑,俗称“捏面人”,史料中记载,早在汉代时对面塑就已有了文字记录,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扬,已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   一、     面塑的艺术风格1 、造型特点   现在流传的面塑工艺以地域划分基本上形成两种风格,黄河流域的面塑多古朴、概括、粗狂、豪放,以山西、山东为代表;而在长江流域,面塑多为细致、精美的特点,以上海为代表。   拿黄河流域来说,山西地区的面塑作品外形型多简练、夸张、生动,并富有雅拙的美感,常见几何直线形式及秦汉遗风的适合纹样,地方特色浓厚。鲁西北地区的面塑作品多以圆雕造型为主,线条圆润流畅、删繁就简、高度概括,更大幅度地追求神似,大都为扁平状,既宜于平放和吊挂,又宜于晾干。大的有约 15 厘米高,小的只有约 6 厘米,非常适合随身携带和随手把玩。而鲁中和鲁东地区的面塑比鲁西北的面塑在造型上更注重内部结构的掌握,对象的面部表情、身体结构的细微转折乃至随身佩戴的饰物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也是面塑工作者们制作水平的体现。   上海面塑在造型上摆脱了黄河流域概括、粗狂的特点,较山东、山西两地更为细致,外形更注重人物动态的刻画,而面塑整体造型也更优美、逼真、温婉,面部表情刻画非常细致,衣纹简练概括,线条挺劲流畅,更贴近长江流域人民细致委婉的性格特点。2 、装饰特点   总体而言,黄河流域的面塑装饰多用夸张、大胆的对比手法,而长江流域的面塑装饰中,色彩对比相对较少,除了纯色外,大面积用间色以及白色,效果更加淡雅。   山东面塑的装饰以大量的纯色为主,色彩艳丽、明亮,除了大面积的红、黄、蓝、绿以外,还配以少量的白色、钴兰作点缀,最后用黑色线条勾勒,视觉冲击力强,沉稳而神秘。山西面塑除了具有以上特点外,还以豆、枣作为点缀,一般用于装饰眼睛,达到整体上的对比效果。   上海面塑作品用色较为淡雅,常用大量间色,如粉红、中黄、淡绿、土黄等,并且在各色之间也有大面积的白色、黑色等无彩色以降低色彩的对比强度。   二、面塑的工艺及题材   面塑实际上就是“馍”,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用手指和小刀、小篦子、竹针等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点、线、面等造型元素而形成的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制作步骤有四,分别为“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缺一不可。面塑的核心技术是发面,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步骤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塑形象就会脱颖而出。据说面塑最传神的部分是“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这也是制作人最难把握的地方。   面塑的题材非常丰富,一般会因场合不同而不同。比如,春节来临前,捏制鸡、鸭、鱼、葡萄、石榴、茄子、佛手、满堂红等,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在“寒食”节祭祖时,捏制 “蛇盘盘”,祭祖时晚辈吃掉“蛇头”,表示“灭毒头、免灾祸”;婴儿满月时,由姥姥家捏制椭圆面圈上放置精美十二属相的面塑,即为“囫囵”,寓意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寿辰时捏制寿桃,寓意老人长寿等。除了以上题材外,面塑艺人还根据历史故事创造出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霸王别姬等古装人物作品,正如老艺人所说:“天上飞的,地下跑的,什么都能做。”   三、面塑的用途   面塑作品按用途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可食用的面塑,一般农家在各种节日里捏制的都属于这一类,这类面塑通常用精制面粉制成,用食用色素进行色彩装饰,其他点缀物也以能食用的豆类、枣类为主,既达成了人们祈福纳祥的心愿,又能果腹,一举两得。   面塑作品在初期被人们看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玩意,民间艺人挑担叫卖于村乡之间,深受人们的喜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形成了另一类专供收藏用的面塑,通常以历史故事为题材,有久放数年不干裂,不变形,不虫蚀之特点。   面塑作品色彩鲜明、色调明快、晶莹透剔、精微细致、情景交融、趣味盎然、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风彩和神韵,又不失民间艺术的纯朴气息。面塑艺术有着其不可取代的艺术特性,也有着其他材料不能比拟的独特质感。面塑作品全手工制作,塑造出了丰富的艺术作品。面塑表面光亮,其造型简练夸张,用色大胆泼辣。有着浓厚的浪漫气息,给人以动感和美的享受。 

面塑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一种,是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经过防裂、防霉变等处理,再经手工捏、搓、揉、掀等工序而成。俗称 " 面人 " ,是在我国流传很广的民间工艺。因其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贴近生活而备受人们青睐。     有关面塑的历史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汉代,一说始于明代。两者虽然时间相距一千多年,却客观反映了面塑的生发承续关系,不能截然分隔开来。据文献资料,面塑源自于传统的饮食文化,   汉代说,是指当初小麦最早加工成面粉被人食用时,即蒸制了一定的形象。在此意义上,把汉代视作面塑的起步时期并不为过,应属不自觉阶段。宋代梦粱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在陕西、河北也有把面塑称作“面花”和“年馍”的,并将这古老习俗一以贯穿于节庆日子的始终。   明代说,是指面塑逐渐脱离食用,演变成单纯艺术形式独立存在,历史地位正式确立。明代商业比较发达,店铺作坊林立,一些身背工具箱,四处奔波的面塑艺人出现在繁华闹市。为谋生计,他们以此为业,各施才能,以吸引众多观者与买主。如此相互竞争便成了有意识的创作行为,大大激励了面塑技艺的提高。所以,明代面塑欣赏性明显增强,且有独立经济价值。     到了近代,受文人艺术的影响,面塑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出新,其艺术魅力同样为许多王公贵族所动。他们不惜重金订购,或作贺礼馈赠亲朋,或作陈设摆放自家案头。面塑由街头转向登堂入室,从此身价百倍,整体水平产生质的飞跃,表现手段和表现技巧日臻成熟完善。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经营,面塑早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部分。由于内容上取材多为传统民间故事,人物造型占的比例比较大,因而又俗称为面人。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腻、灵动、精巧。就其存放方式来看,有签举式和盒装式之分,而盒装式又以比较便于保存和携带受到青睐。   面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多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其中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因此,面塑既是雕塑却又超越了一般雕塑的意义。


→ 名字网微信公众号:【roudingdiy】 ←
本站提供信息存贮空间服务,部分内容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提供简单说明,将于7日内处理。
本站原创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发表,可联系本站购买商业服务。
相关阅读